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威胁对东南亚国家征收新关税,贸易紧张局势加剧。
分析人士警告称,此举可能会筑起一道“关税壁垒”,扰乱区域供应链,并提高美国消费者的价格。
特朗普的新威胁是在8月1日贸易协议截止日期临近之际发出的。他说,他计划实施新关税对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和泰国等国的关税从25%提高到40%。这些国家已成为中国商品为规避美国现行关税而转向的主要停靠港口。
越南是这条转运链中最大的国家,其出口到美国的商品被征收20%的关税,而转运到美国的商品则被征收40%的关税。特朗普表示,这些关税将在今年年底前产生超过30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而他所谓的“巨额资金”将从8月份开始流入。
关税重塑全球供应链
虽然特朗普的态度可能引起那些倾向于保护主义的人的共鸣,但经济学家和贸易专家也敲响了警钟。他们警告说,在东南亚周围建立“关税壁垒”将导致全球供应链严重中断,并增加美国消费者和企业的成本。
马来西亚、柬埔寨和泰国等国家在走向“一带一路”的道路上仍有争取更好条件的空间。谈判法国外贸银行首席亚太经济学家艾丽西亚·加西亚·埃雷罗表示,美国与华盛顿的关系并不好。她表示,与越南达成的关税协议不应成为该地区的模板。
“亚洲的制造业成本总体上会上升,但原则上,20%的‘关税壁垒’在来自中国投入较少的国家可能会有所不同。我认为不一定非得一样,”她说。
威廉姆斯还补充说,对东南亚国家征收关税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他表示,在特朗普总统第一任期内,许多公司已将业务从中国转移到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以逃避现有关税。但他警告称,新的关税壁垒的建立可能会阻碍这一趋势。他表示,如果中国与周边其他国家的关税差距缩小,企业迁移的动力就会减弱,这可能会阻碍供应链多元化的势头。
新关税规则下成本上涨挤压购物者
即使征收高额关税,特朗普让制造业回归美国的目标也难以实现。美国产业通常缺乏取代美国制造业所需的规模和成本优势。亚洲生产.
威廉姆斯认为,美国企业和消费者将面临两难境地:要么承担进口商品的更高成本,要么放弃进口。他指出,即使征收关税,国内生产在许多领域仍然缺乏竞争力。
这增加了美国消费者的通胀风险。由于关税本质上是对进口商品征税,其成本通常由消费者承担。而且,由于全球供应链紧密相连,即使是微小的政策变化也可能引发广泛的连锁反应。
与此同时,对“转运”货物(即经第三国运输的货物)实施更严格的规定,可能导致产品抵达美国港口后受到更严格的审查。这反过来又可能为注重合规和加工的新兴产业的兴起铺平道路。
<input id="daam-post-id" type="hidden" value="762585" style="font-size: 16px;font-family: 'arial';">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